我国是怎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做诊断标准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 1985 年全国风湿病会议上,沈阳风湿病学会受全国风湿病学会的委托,应用电脑和现代免疫技术相结合制订出 13 条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 见表 2) ,并经 27 个不同地区医学院校或省级医院验证通过,该方法适合我国对早期或者不典型红斑狼疮的诊断,目前已被普遍应用,并且在 1987 年被正式作为我国红斑狼疮诊断标准而载入大专院校医学教科书。
1 .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
2 .光敏感 x10'' /升或溶血性贫血
3 .口腔粘膜溃疡
4 .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痛
5 .胸膜炎或心包炎
6 .癫痫或精神症状
7 .蛋白尿、管型尿或血尿
8 .白细胞少于 4x10'' /升或血小板少于 100
9 .荧光抗核抗体阳性
10 .抗双链 DNA 抗体阳性或狼疮细胞阳性
11 .抗 Sm 抗体阳性
12 . O 降低
13 .皮肤狼疮带试验 ( 非皮损部位 ) 阳性或肾活检阳性
符合上述 13 项中任何 4 项者,可诊断为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试行诊断标准
本标准是美国风湿病学会于 1971 年制订的。该学会鉴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红斑狼疮在美国本土以及邻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发病率的增加,拟从这些疾病中区别各病的特征,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化,于是在美国全国 52 个门诊风湿病和其他美国医院的协助下,应用各种比较精确的方法进行诊断。在这些病人中寻找类似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典型风湿或风湿性关节炎与另一些非风湿病进行对比,再从中提取 21 个临床特征,归纳出 14 条标准。
系统性红斑狼疮试行诊断标准如下:
1 . 面部蝶形红斑,弥漫红斑,扁平或高起于颧骨或鼻梁,可以是单侧。
2 . 盘状红斑伴有粘着性鳞屑和毛囊口角栓,有些损害可出现萎缩疤,这些损害除面部外亦可见于其他部位。
3 . 雷诺氏现象,需要观察到两种颜色。
4 . 脱发,病史和医院观察到大量迅速脱发。
5 . 光敏感,病史或医生观察到患者皮肤暴露区对阳光反应。
6 . 口腔或鼻咽区溃疡。
7 . 关节炎(非畸形),一个或多个没有畸形的外周关节受累:①运动性疼痛;②触痛;③渗出或关节周软组织肿胀。
8 . 狼疮细胞,两个或更多个典型的红斑狼疮细胞,在一个视野看到,或一种细胞在两个或更多视野看到,为大家公认的方法。
9 . 持续性的梅毒血清学实验假阳性。
10 . 大量蛋白尿,每天超过 3.5 克。
11 . 细胞管型,可以是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管状或混合型。
12 . 下列一种或两种:①胸膜炎:胸膜性疼痛病史或为医生所诊断;或 X 线检查两侧胸膜肥厚或渗出。②心包炎:被心电图所证实。
13 . 下列一种或两种,无血尿,无药物诱发者:①精神病。②惊厥。
14 . 下列一种或两种:①溶血性贫血。②白细胞减少 1 , 0 立方毫米,血小板少于 100 , 00 。
上述标准建立以后,方便了临床观察,对居民的检查以及对其他研究工作提供初步标准。如果一个病人有其中四条或更多的病症出现,将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那么该患者就列为今后连续观察和定期检查对象。拿这个标准在居民中筛选病人, 90% 以上是敏感的。
这个标准的发展对各国的卫生组织影响很大,都纷纷应用这一标准进行本国居民的筛查,从而验证了该标准的准确性,并建立了相应的学术研究机构。
系统性 分类标准定义:
1 、颧部红斑 遍及颈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